“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广为流传的歌谣,熟读明史的朋友都知道其背后的故事。
“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人给中华大地带来空前深重的灾难。从公元十三世纪下半叶起,蒙古统治者对中原实行了近百年的残酷统治,民族压迫十分严重。统治贵族将各民族分为不同等级,残酷剥削汉族群众,乃至随意对汉人进行掠夺、杀戮。至元朝末年,天灾加上人祸,已经没有活路的民众纷纷揭竿而起。
元惠宗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元朝统治集团的掘墓人,被折腾得家破人亡、连和尚都当不下的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元朝统治者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到处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在攻破起义军占领的徐州城时,采取蒙古人一贯的手段——屠城;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率部与红巾军交战,由于两次战斗没能占到便宜,竟拿平民出气,斩首万余级;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守将刘起租在顺德,由于缺粮,遂纵兵抢掠,将强壮的民夫充军,妇孺弱小者则杀而充当军粮。
除兵乱之外,中原大地水灾、旱灾、蝗灾、瘟疫也接连不断,再加上黄河、淮河又多次决堤,使之“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老百姓非亡即逃。
经过长达十六年的兵连祸结,到朱元璋于吴元年(1367年)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之时,明军所过之处已是十室九空,“积骸成丘,居民鲜少”、竟至“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地步。
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出中原,建立了明朝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向中央政府报告所在地的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财政收入无从谈起,直接威胁到明王朝的统治。
朱元璋深感“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为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决定采纳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实行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高潮就此开始。
当时的山西由于远离战火,又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较之比邻诸省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再加上相邻省份有大量难民的涌入,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而晋南又是山西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其中又以洪洞为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因此,朱元璋从洪武六年(1373年)开始,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进行对外迁移。
洪武年间,官方分先后九次组织,将山西人口迁移到陕西、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各省进行大量移民。朱元璋死后,才稍稍有所起色的大明王朝,又发生了“靖难之役”。
燕王朱棣从北向南进攻,燕军所过的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在与政府军反复拉锯战中,由于人民厌倦了战争,人心思安,一些老百姓自发组织武装,以拒抗燕军。致使燕军抢掠屠杀与蒙古颇为严重,如“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一仗,燕王“乘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等,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
靖难之役四年,又再次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因此,朱棣夺取政权后,仍然采取人口迁移的办法,从永乐元年(1403年)起又多次强行从山西迁移大量人口充实各省,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这场历时近五十年的大规模移民行动才告结束。
都说故土难离,人不到走投无路之时,谁肯离开生我养我的土地啊?可那是政府工程,做为弱势群体,别无选择。由于当时的洪洞县地处山西南部,有官道通过,又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份,明朝政府遂将该地做为移民集散中心。规定凡移民者都到洪洞县的广济寺政府设立的“移民局”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按照官方的指派,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而广济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古槐树,大量老鹳在树上筑巢,星罗棋布,尉为壮观。
而每次迁移都选择秋收之后的晚秋时节,此时槐叶凋落,老鹳窝显得十分醒目。那些即将离开故土,不知被迁往何处的移民们临行之时,凝望着高大的古槐树,听着栖息在树上的老鹳不时发出阵阵哀鸣,依依惜别之际禁不住潸然泪下,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移民们最后的记忆,深深印在了脑海里,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民谣。
据专家学者考证,洪武、永乐两朝共组织了18次经洪洞县大槐树向外地移民,每次从数百户到上万户不等,前后人数达100万以上。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涉及18个省500个多个县,800多个姓氏。又经过数百年的辗转迁移和繁衍生息,到今天已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2217多个县市,另外,还部分移民海外,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
如今,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已成为移民后裔“寻根”和“祭祖”的圣地,当年的古槐已不复存在,而同根孳生的第三代槐树,却早已枝叶繁茂。
欢迎光临 (http://imap.zazw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