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明 | 濒死是什么感觉?看看200份“濒死经历”研究怎么说 [打印本页]

作者: buzhy    时间: 2019-4-3 12:18
标题: 清明 | 濒死是什么感觉?看看200份“濒死经历”研究怎么说

文 / 周亦川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濒死是什么体验?这是一个非常神秘又令人好奇的话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教授说,死亡对很多人似乎非常遥远,但作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伴随者,死亡仿佛又近在咫尺。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而我们还要学会“未知死,焉知生”。我们不仅可以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还能够从科学角度去了解它。
周程介绍,为了加深对死亡问题的理解,国际上有很多学者正在从事濒死体验研究,或被称为“濒死经历”。这个词源于美国哲学和医学博士Moody于1975年出版的《死后生命》,这本书也激起了整个西方社会对于濒死体验研究的广泛兴趣,也标志着研究濒死经历的开始。
Moody的这本书记载了50个案例,可分成三类,包括医生宣告临床死亡后复活者的经验;意外事故、重伤或疾病中接近死亡的经验;有些人临终时将经验告诉他人,然后由Moody采集到的经验。在各类体验中,被提到最多的是“难以言说,无法形容自己的精神体验”,也有“听到医生宣布自己的死亡消息”——因为我们的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有些话可以被听到。还有“感到安宁”,等等。把几十个人的感受综合到一起,Moody就写出了一段标准化的濒死过程:
一个人濒临死亡,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并听到医生宣布他已经死亡。他开始听到一种令人不舒服的声音,刺耳的铃声或者嗡嗡声,同时感觉自己飞快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他之后突然发现,他存在于他的物质身体之外,依然处于当下的真实世界之中,他从一段距离外看到自己的身体,很难解释。
在手术台上,这个人能够看到动刀的场景,像个旁观者一样看到医生们努力抢救自己。过了一会儿他还会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对于这种奇怪的状态稍微适应。他注意到自己仍然有个身体,其性质和能力却与他之前的真实身体非常不同。很快,还发生了其他的事情,有人来见他给予他帮助,他顿时明白这些人是已经过世的亲戚和朋友的灵魂。
还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充满爱而温暖的灵,以某种光的存在形式出现在他眼前。这个灵无声地问了他一个问题,让他评价自己的一生,并且全景式显现他一生的主要事迹,以便帮助他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某个时刻他发现自己正在接近某种障碍物或边界,显然代表着现世和来世的界限,不过他发觉自己必须回到现世中去,自己不该离世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反而抗拒回到现世,因为他开始对死后的经历感兴趣了,不想回到现世。他被这种强大的喜悦、爱和平静所彻底征服,尽管如此,他还是回到自己的真实身体并且活了下来。
……
周程说,自此之后,从1977年到2014年,国际学术界共发表了201篇论文研究,其中包括了《柳叶刀》等顶级刊物。美国占比56.1%,几乎每年都有五篇,而日本仅与别国合作了一篇,中国和韩国并没有对此的SCI研究,国内数据库的资料也非常少。
我们也许可以在哲学、在艺术类的杂志发表关于死亡的话题,但濒死研究如何得到科学界的认可却很复杂,因为科学论文讲究“实证”。在201份研究中,最多的是回顾性研究,不是直接观察记录,而是事发之后研究者对当事人进行追溯或采访,这种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非常模糊,对结果影响很大。美国学者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录音,这样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让别人能够重复实验,增加可信度。
另一种是前瞻性研究,比如追踪一些心脏病患者,当他突发心脏病,心跳搏动消失的整个过程都有记录。在成功复苏后可以对病人进行采访,再和当时的情况进行比对,这种研究结果能够获得学术界更多人的认同和接受。
还有一种就是对比性研究,美国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当地文化都有区别,不同的背景之下,人们对死的理解,对濒死时看到的光的描述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濒死经历研究的一大进展。
周程总结,做好死亡教育,我们要正确理解死亡。当我们对死亡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之后,做死亡教育就会更具有针对性。在东方世界,这个领域还是空白,儒教、佛教,加上西方的基督教,每个人亲身体验濒死后由于文化的不同,解释也会出现区别。除了文化,生理和物理方面也要加以分析,特别是濒死过程中体内物质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对光和灵的感受产生影响?
将死亡教育本土化,从医学生理学角度做进一步分析,濒死体验还可以做更深层次的探讨研究。






欢迎光临 (http://imap.zazw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