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中国的困惑》

[复制链接] [已阅至2楼]

绿铜v3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1_05紫银v1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栏目开播十年,不断有选题结集成书,最新一本《中国的困惑》日前问世,聚焦经济、医改、房改、教育、中国的城市化等当下热点问题。该栏目主持人王鲁湘日前在京与媒体见面,称这本书是集各行各类顶尖专家一起反思中国三十年改革的经验与成绩,并对其中的社会冲突矛盾和未来前行路途中的困惑进行思考。
  何为“中国的困惑”?主持人王鲁湘解释书名之意:“中国改革开放正进入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大的社会困惑,有来自于金融改革的,有来自于结构调整的,有来自民生的,比如社会保障,住房问题,有来自医疗体制改革的,还有来自于教育的,这些部分来自传统的老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前就带过来的,这个病就没治好,还有一些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本身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缺乏经验,或可能是某种短视造成的问题。这些新老困惑集聚到一起,使得我们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突然又变成了建在沙滩上的大厦,听来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在看过这些专家的文字之后,会感觉到这些问题解决的迫切性。”王鲁湘认为,这里头的问题不仅仅是做研究的专业学者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问题,所以中国的困惑也可以叫“中国人的困惑”。现在做的工作某种意义上是为子孙在夯一个基础,让他们能够少一些困惑。
  虽然以“思想的盛宴,学术的殿堂”作为栏目定位,但是“世纪大讲堂”近期的方向变动仍被读者与观众注意到,过于聚焦时政热点也被网友戏称为“时政大讲堂”,王鲁湘也自称颇不适应。针对观众质疑他主持风格过于温和而要求他下课的呼声,王鲁湘表示,“世纪大讲堂”是各类专家观点的宣讲平台,作为主持人不会故意挑起与专家的辩论,这是“世纪大讲堂”的宗旨所在。由于涉及面广,加上学者们讲的都是自己研究很深的问题,自己没有能力每次都以批判的态度对各类学者的研究进行质疑。“当然,我希望让我下课的声音更猛烈些。”
  同时担当“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文化大观园》诸多栏目总策划的王鲁湘,觉得这几个栏目更能体现出他的个人品好与兴趣所在。但是“世纪大讲堂”无疑有更直接的影响力,许多专家的观点都曾被带到“两会”上讨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纪大讲堂还在扮演启蒙的作用。但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观念启蒙、思想启蒙不同,现在的启蒙是建立在专业知识上的启蒙。”书中涉及的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受邀演讲者包括经济学家陈志武、盛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郑永年、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沈岿、历史学者张鸣、农村问题专家王思斌、参与中国医疗改革的一线专家李玲等。 孙小宁


插件设计:zasq.net
沙发
发表于 2018-8-5 07:31 | 只看该作者
反思我们走过的路,如何走的快捷,是第一要务。但试错却少不了。只要路是对的。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7 14:12 , Processed in 1.476651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