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宇宙的光为何多了出来?

[复制链接]

黄金会员 - 等级≥学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圣经》上说,宇宙原先没有光,一片漆黑,后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才有了光。至于光有了之后,是多了,还是少了,还是不多不少,正合乎上帝的要求,那可就没人知道了,——因为我们谁也不清楚上帝他老人家当初为宇宙“订制”了多少光。
但事情到了天文学家那里,就不一样了。对于他们来说,任何光都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它们都来源于发光天体,因此,天文学家就可以“核算”这样一笔账:宇宙中光的总量是否刚好等于所有已知发光天体发出的光?
宇宙中的光竟然多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们发现宇宙中光的总量比所有已知天体发出的光多了不少!说的具体点是这样:当天文学家把“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对准银河系中任意一片天区的时候,在这片天区的背景中他们探测到很强的近红外辐射(所谓“近红外辐射”是指在电磁波谱中,靠近可见光的那部分红外光,波长在1~5微米之间),在扣除了来自银河系和别的已知星系的近红外辐射之后,剩下的很大一部分竟找不出来源。
然而光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冒出来,于是科学家最初猜测可能有这样两个来源:一种可能是它们来自银河系附近的矮星系;另一种可能是来自最早的恒星和星系,这些星系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它们发出的可见光,因为宇宙膨胀之故,到达银河系波长已经拉长变成了近红外光。但我们猜测的这两种星系都不容易观测到,因为来自银河系附近的矮星系要比正常星系暗淡许多,而最早的恒星和星系现在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
这就好比说,一户穷苦人家过年,突然发现自家桌子上摆放着一袋大米。在问明白这既不是政府给的,也不是亲戚、朋友和邻居送的,那就只好胡乱猜测,大概是哪位解放军叔叔在做好事了。这两种可能的星系,就是为宇宙近红外背景辐射做出贡献但不留名的“解放军叔叔”。
但后来天文学家经过计算又发现,要产生这么强的近红外背景辐射,不仅需要很多正常的星系,而且这些星系还要足够大:矮星系因为不是正常星系,而宇宙早期的星系虽然正常,但又不够大,所以这些都应该排除。
多余的光找到了“主”
这样一来事情就有些蹊跷了,这些多余的光会来自什么地方呢?最近,天文学家提出了第三种可能,他们对这个解释目前看来还比较满意。
把一片天区可见星系(右)发出的近红外辐射扣除之后,还有很大部分背景的近红外辐射找不到来源(左)
对于像银河系这样的一个典型星系,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恒星组成的发光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星系,就是指这部分而言的;另一部分是不发光的,这部分由暗物质组成。暗物质不与普通物质发生电磁作用,所以不发光。但它跟普通物质有引力作用,在它的引力的“撮合”下,大量的恒星才聚到一起,形成了星系,所以暗物质又被认为是搭建星系的“脚手架”。一个星系的发光部分,被裹在更大团的暗物质之中。星系就好比一个石榴,里面一粒粒籽则好比一颗颗恒星,整个石榴嵌在一坨暗物质的泥块中。
但是,并非所有恒星都已经聚集到了一起,事实上每个星系中大约总有那么千分之一的恒星,游离在集体之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很多大星系并非生来就这么大的,而是由两个或者更多个星系碰撞融合而成的。在碰撞的过程中,有一些恒星就会被甩出去,形成“单干户”,再也无法回到集体中来。但这些“单干户”与星系其余部分还“藕断丝连”,因为它们还没有能耐摆脱暗物质的控制。这就好比说,星系这个石榴其实已经裂了,有些籽粒撒在了泥块上。
这些撒出去的恒星,它们稀稀拉拉镶嵌在暗物质中,比起整个星系来,光线自然要暗淡许多,所以是不容易被观测到的。但它们总的数量不少,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是银河系近红外背景辐射多余部分光的发源地。
矮星系
矮星系是光度最弱的一类星系﹐成员星通常不多,也不亮,质量只有数十亿个太阳质量。尽管矮星系较小,但数量却很多。天文学家称也许宇宙中最先形成的就是矮星系,然后由矮星系构成了大的星系。迄今为止,矮星系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星系,所包含的天体也是宇宙中最多的,是它们组成了最基本的宇宙。在我们银河系附近紧挨着有许多矮星系,大约有120~200个这样的星系在独立地绕银河系运动,但至今人们才总共发现了20个,十分难发现。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 06:09 , Processed in 1.71022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