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恒星晚年演化过程,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哪一种才是终点?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945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9-5 0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夜晚,我们抬眼望天空,能看到众多的行星在天上闪烁,这一颗颗的星星都是恒星。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会发光的等离子球体。所有的恒星都是由气态氢组成的,并在内部发生聚变反应产生氦元素,一旦恒星内部的氢元素耗尽之后,就意味着这颗恒星走向死亡。根据恒星和太阳的质量对比,恒星死亡之后会产生四种结局,红矮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其中产生中子星和黑洞的过程中会发生超新星爆炸现象。

小于0.4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因为需要较少的能量来对抗恒星本身的引力,演化过程非常缓慢,目前的宇宙年龄还不足以耗尽它们的用来聚变产生的能量的氢。因此在计算机模型上演化之后,这类低质量的恒星,耗尽核心的氢之后,并不会产生变化,只会变成红矮星,然后慢慢的暗淡下去。

质量在0.4-3.4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当核心的氢耗尽之后,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抵抗本身的引力,内核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向内坍缩,在坍缩的过程中,内核的温度会上升。当内核的温度上升到1亿度左右时,原先核聚变产生的氦气就会开始新的聚变,产生能量来抵抗引力。但是由于质量的限制,恒星并不能够产生核聚变,于是坍缩产生的温度会使外壳获得动能,向外膨胀,直到脱离恒星,形成行星状星云;内核会形成小而密的白矮星。白矮星的质量最多为太阳的1.4倍。

由于外部温度的逐渐冷却,会造成恒星红色层面的变热,当恒星的质量超过3.4倍的太阳质量之后,在这个层面会发生爆炸,产生超新星。超新星爆炸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恒星完全解体,化成星际物质,结束恒星的一生,开启另一颗新恒星的另一生;另一种是留下中间的高密度白矮星。白矮星的质量超过1.44倍的太阳质量之后,会继续坍缩,并将电子压入原子核当中,和质子结合成为中子,原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消失。恒星就会形成一团致密的中子集合体,这时候的恒星就形成了中子星。

如果中子星的质量大于3.2倍的太阳质量,那么中子星还会在质量的作用下还会接着向内坍缩,直到中子被压碎。当恒星的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时,就会形成黑洞,这时候连光都不能逃出它的引力范围。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8 08:04 , Processed in 1.23844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