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流传近400年至今无定论,明末最大历史悬案之一——荥阳大会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36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0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明王朝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河南荥阳(今属郑州市),明末农民军)张献忠李自成等十三家七十二营20余万人在此聚会,商量如何对付颇有军事才干的新任军事尚书洪承畴,打败明军。

在大会上,各家首领为未来要走的路线发生了争论,“老回回”欲渡黄河挺进山西,张献忠认为这是临阵脱逃,是怯弱的表现,大会气氛十分紧张,最后“闯将”李自成挺身而出,提出“分兵定所向”的战略方针,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成,一举扭转了被动局势。




上述两段指的是明末著名历史事件——荥阳大会,此事被大量史料记载,曾经长时间被史学界认为是信史,然而极为诡谲的是,到了近现代,愈发有人对此事表示怀疑:荥阳大会和可能完全是子虚乌有!是伪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记载了“荥阳大会”的史料非常丰富,有《绥寇纪略》、《明史稿》、《明纪》、《明史》、《小腆纪年附考》、《明通鉴》、《见闻随笔》等十多种,不仅仅是民间野史笔记,就是在官方的正史中也能查到其痕迹,按理说这应该没有疑问才是啊

但问题的关键是:这所有史料的原始来源只有一个——吴伟业的《绥寇纪略》,《绥寇纪略》中表示,消息来源是:‘有亡自贼中来告状’(有流亡的农民军士兵来告状),可是,这仅仅是“孤证”,没办法证实。

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对荥阳大会表示怀疑,首先此事在当地毫无痕迹,无任何当地人的著述及清初的地方志有记载此事,而在河南当地镇压农民军的将领笔记中也从没有人提过此事…




而且这荥阳大会的发生本来也不怎么符合逻辑,因为按照原始记载的情况,荥阳大会是崇祯八年正月发生的,但这个时候农民军还没占领荥阳,而且周边多处仍为农民军所控制,二十多万农民军齐聚荥阳?这根本是办都办不到的事情!

而且原始证据《绥寇纪略》对荥阳大会的描述很简略,基本上没有提及此次会议是谁发起的,而且有些书中所说的参与者当时不在河南,不太可能参加荥阳大会。

后世的史学家越看越觉得不对,著名明史学家顾诚就在《明末农民战争史》称:“所谓荥阳大会召开的起因和议题,同基本的历史事实凿枘不相容,显然出于好事之徒的附会”, 王兴亚在《李自成起义史事研究》也说:“史书中关于荥阳大会的记载,是经不起查核的”,例如:找不到十三家在八年正月初一日之前“取道何处来到荥阳的任何记载”。




现在认为“荥阳大会”完全不存在是多数学者的意见,不过,也仍有学者认为“荥阳大会”确实存在,具体如何,仍有待考证,这件事情已过去近400年,却仍然扑朔迷离。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 01:09 , Processed in 0.840736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