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大陆] 韩延导演扎心言论刷爆朋友圈,《动物世界》就这么沉了不应该

[复制链接]

黄金会员 - 等级≥学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1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导演韩延在微博上发了一则很扎心的话——
我心里清楚,有一个事实我必须要面对,那就是我在《动物世界》里的尝试现在看来是失败的。
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反省,带着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动用了庞大的资金完成了一场这样的“冒险”,其实就是在侧面印证了我的自以为是和异想天开。


韩延称自己接下来会“闭门思过”,待自己“开悟之时,江湖再见”。
拍得烂的都在自夸,拍得好的却要道歉。
导演此举引得众人纷纷心疼。


甚至制片人、投资方还宽慰他——




《动物世界》迄今上映13天,收获票房4.5亿多。
按照3亿的投资总额来算,电影想要收回成本可能需要近三倍的票房。
起初电影的口碑很好,作为商业动作片在豆瓣能拿到7.3分足以证明观众对影片的认可。
可《动物世界》为什么没有一飞冲天?
作为观众来讲,同时欣赏两部好片很是开心,可是诺大个市场不能同时容纳两部好片却是一个悲剧。


在三天破2.5亿的势头后,《动物世界》就灭了火。


《药神》的题材更普世,它激发了全民大讨论。
一直以来,国内电影市场,吸金的要么是喜剧,要么是全民大讨论,这包括大催泪、燃起口碑的、主流价值观等等,能动员起各个年龄层、各个层次的观众群。
而《动物世界》所尝试的新类型会让市场有延迟反应。


观众最初看到中国一直掌控不好的漫改、酷炫特效、花花世界,会被晃得眼花缭乱。
在电影制作时,导演就想到了我们很多人质疑的特效脑洞过多的问题。
很多人问,把这些脑洞都拿掉,故事还能不能成立。
导演说——
肯定成立,而且我在剪辑的时候试过一版,把所有脑洞拿掉放给观众看。大家会感觉这些脑洞看似和故事的主线没有关系,但拿掉之后就感觉片子有点儿沉闷。


其实我这么做,也是为了照顾和原著的重合度,因为原著就开了大量的脑洞,渲染郑开司的处境和人物性格,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是我不能放弃掉的。
这是他的坚持,既关注观众的看法,又不轻易妥协。
他认为这是做商业片要面临的终极命题——
要和观众保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分寸感和距离感。
宁浩曾告诉他——
市场是一头驴,你走前面它不跟你,你走后面它踹你。


这句话很形象地总结了当下那些想搞出些新东西的电影人的困境。
票房失败,但没人说韩延输了,包括投资人。
80后的他是华语电影商业类型探索的先锋,老练、稳得一比,总有让人掉睛的创意。


他仅凭一己之力让我们能够回归到电影工业模式下去谈论片子。
仅在这条线上,仅是拍了这片,他就已经赢了很多人。
很多人认识他是始于《滚蛋吧,肿瘤君》。
电影既感人又好玩,片中一些漫画式处理的幻想戏份亮瞎人眼。


《动物世界》则是韩延的进化、飞跃。
他之所以那么在意特效,是“考虑到很多中国观众其实对二次元的接触没有那么多,所以我需要把人物尽量的落地。”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就能感受到,这烧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片方请到了非常牛逼的顶尖好莱坞特效团队——
《魔戒》系列、《攻壳机动队》的维塔工作室,《X战警:逆转未来》和《X战警:天启》的两段“快银”个人秀的R SP。
导演没有请到大神就当甩手掌柜。
惯常做法是将分镜交给动态预览公司制作动态预览,然后再传接给特效公司。


因为担心本土的分镜师可能还未到达如此的专业精细度。
于是韩延用手机先拍演示视频,既减少了沟通成本,又能最大限度还原他想要的东西。
那场飙车戏份本来只有三行台词,却拍了半个多月,他还嫌钱不够。
制片人都觉得韩延疯了,可这个“疯子”竟然用手机和乐高玩具拍出了试片,让投资人乖乖追加了预算。


他对电影的狂热、坚持,对工业流程强大的把控力即便是疯子扎推的电影行业都是少见的,这注定他的前程不可限量。
片中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细节里,都凝结着他的“变态偏执”。
为了他想要的抽离感,他特意选用了一款很老的德国变形宽银幕镜头——
它是纯手工头,因为那个时候的机器还没有那么发达,都是靠工匠在磨镜头,所以它的镀膜没有那么完美。这款镜头拍出来的世界,会感觉跟我们肉眼看的世界很像,但是又有一种抽离感。


医院墙体被他们刷了三次。
为了拿到改编权,他用15天就赶出了剧本。
为了说服道格拉斯出演,他连夜写了上万字的人物小传,跨度长达70多年的人物简介。


《动物世界》本来从一开始就奔着三部曲。
让人好奇的是,电影第一部铺垫了很多线索,究竟下两部里藏着些什么?
原著漫画中,在二次元的空间里架构起一个世界观。
为了让架构丰满,导演增加了爱情线、亲情线等。
后续中,郑开司下了船,还会再跌入吃人的动物世界?


他的父亲和安德森的地下集团有何恩怨?
这个人性探讨的主题究竟会深到哪里?
实在非常期待导演能融合好二次元与人性探讨,在后续能给我们一个更加残酷的动物世界。


因为我知道,这个电影是他的命根子,藏着他的世界观——
我们应该怎么完成好这一生。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在追求成功的一生,怎么过得更风光,过得更舒适。但是我总在想,其实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变得就不像自己了。
我们受了很多年的教育,才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准则,却为了所谓的更好的人生,慢慢把这些准则都丢掉了。


但你没丢掉你的可爱!
导演是个毕业即失业的活,北影曾经停招过导演研究生,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能让孩子去干什么。
没谁愿意仅仅为了梦想就把几个亿随随便便交给哪个人去支配。
中国导演行业越来越老龄化、固定化。
能拍得动的就那么几个。
中戏出身的韩延没有靠山没有人脉,刚毕业那会儿,他根本碰不到这个圈子里的核心资源。


就接触到一些边边角角的做影视的人,那时候真的是很受折磨,我不太明白我受了这么多年教育,为什么每天跟这些人在一块儿厮混,陪他们喝酒,陪他们聊天。
他们给我提的所有要求,都是跟电影无关的。他们想找我拍电影,就是因为他们的女朋友喜欢演戏。你明白那种感受吗?
所以最近影视圈流行起了怀念煤老板投资的日子。


煤老板钱多又不干涉导演,顶多安排个喜欢的姑娘,因为他有安全意识,他知道干涉太多会出危险。
而现在都是互联网经济,都只顾着流量、大IP,胡乱干涉。


很多人的梦想与才华就此被断送。
所幸韩延坚持住了——
在那种时刻,如果我都拍了,也就不会经历所谓的经济低潮,就可以不用每天半夜惊醒,不知道第二天何去何从。
但是,思前想后,我觉得如果拍了那种东西,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即使它能够改善我的生活,我也都还是拒绝了,现在我觉得没有后悔。
他守住了道。


所以他万分珍惜得到的机会,万事俱备,就算是用乐高也阻挡不了他的步伐。
其实市场没有问题,观众也没有问题。
我始终坚信,好的观众是需要好的作品喂出来的。
真正坚守的电影人很少,但中国电影就是因他们而尚存希望。
祝好,愿顺风不浪,逆风不怂。
期望待你开悟之时,我们江湖再见!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7 00:40 , Processed in 2.43623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