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这部口碑电影,竟然是部加长版的领养宣传片?

[复制链接]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584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1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若要问起家庭因何而诞?我不仅不知道,甚至还会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疑惑。每个家庭结构的成分皆不同,且即便会有雷同点,但当不同的异处从量变达到质变之时,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细化到具体个例具体分析。

究竟是因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天然关联?还是在后天养育和以情换情中潜移默化诞生的羁绊?是因爱而自愿被“捆绑”?还是因责任才选择的小团体结盟?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达成的“战线”?还是因寻求自我实现才进行的意向性集聚?太多的疑问句,太多的可能性,就如蝴蝶效应一般。不尽相同的细小分节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致使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特殊性。

比如《速成家庭》中的家庭架构,就是一个很特别的例子。即使这部作品的口碑还算不错,但我还是想要说说它的部分槽点和极特殊性。

据说影片的剧本取材于真人真事,并直接将镜头聚焦于一对夫妇和俩人领养的三个孩子。这是五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他们是因种种主动和被动,成为和被成为的关系,而聚于一堂。所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剧情便发生了,这也一并带出了整个故事的脉络。由于这三个曾经有过不同家庭,不同过去,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性格思维的孩子很贸然地因为非自体选择的行为而被聚在了一起,孩子们的反应都很大。不但对自己的新父母提不起丁点兴趣,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地抵触。

全片就是在讲述两个大人如何解决与三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如何疏解他们幼小心灵里的疙瘩,如何降低孩子们的防备,如何扭转敌意和不接纳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在讲如何成为一条心的一家人的故事。这是一场孩子与大人斗智斗勇的博弈,也是一场大人对孩子的“攻心计”。

《速成家庭》的职演员名单里,最引人眼球的莫过于马克·沃尔伯格了。这个位列2017年福布斯年度男星收入榜第一名的魅力男星,不但在片中担纲男主角,还是这部电影的唯一制片人。专注于表演的马克,为什么会想要担任此片的制片人?我觉得这可能和他本人的成长经历有关,也决定了他对家庭类题材作品会产生非常大的兴趣。

马克·沃尔伯格幼年时父母离异,他跟随着母亲一同生活。与他渴望母爱不同的是,他的母亲对他并不上心。因此,疏于家长照顾管教的他便在14岁的叛逆期辍学,成为了不良少年,甚至还做过犯罪的勾当并经历过牢狱之灾。而后的生活和经历使他成熟,他幸运地有了重新洗牌的机会,并幸运地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他格外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并成立了马克·沃尔伯格青年基金会,以此来帮助这些孩子们。因此我觉得他青少年时的不良经历,其实不是因为他本身性格调皮,或者是喜欢叛逆。而是他想通过自己出格的举动,获得母亲的关注和关心。也正因为他的过去,和内心曾对家人陪伴及良好家庭亲情深深的渴求向往,所以才促成了他选择出任《速成家庭》的制片人。

因有“感同身受”的马克加持,这就直接保证了本片的立意。例如关注了原生家庭及重组家庭中孩子们的各样心理,也去呼吁关注被遗弃儿童、或者孤儿的社会状况等等。片中还展示出很多温馨的,让人潸然泪下的温情片段,意图触发人们心底的柔软之地,使领养加上了纯粹美好又光明、容易的磨皮柔光式滤镜标签。会引得很多无子家庭产生特别强烈地,带有未来幻想式的领养冲动与渴望。

所以当全片结束之时,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反应,就是它像个长篇剧情式的领养宣传片。意图鼓励领养,让看客产生积极地领养冲动。并向观众展示出一些不痛不痒的不大的波折之后,画出了一个领养就能拥有和谐家庭关系,就能有融洽亲子关系,就会有美好又光明的未来的“大饼”。

我认为这样展示出的“温馨”反倒像是出“闹剧”。领养需要深思熟虑和持久深刻的责任感,并不是仅凭一腔感动和冲动,便可以轻易去做的决定。抚养一个亲生子,都会遇到这样那样难以解决的困难,都会在孩子的成长里经受各式各样的矛盾冲突和考验。而领养的孩子们,他们经历过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心理或人格上一定是有这样那样的创伤。所以作为大人,更是要付出加倍的心血、时间、陪伴、理解和耐心。就像这样弱化困难,美化结局的“宣传片”,真的很有可能会误导心起领养之意的观众们,让他们觉得领养孩子是个没有那么难的事情,觉得以心换心一定会得到回报,只要去花时间,花真心,花耐心等等,孩子一定就会接纳大人,成为大人真正的乖孩子。

孩子若欣然接受新父母、新家庭,那就太幸福了,是有天赐的缘分在牵线。但当做好了最好的预想时,那请问做足了最坏的打算了吗?领养是大人主观的想法,孩子是被挑选,被选择的对象,所以我们对被领养孩子的想法是不得而知的。而且因每个孩子性格、观念和思想的不同,我们根本没办法完全得知孩子的意愿。

成人是强势的一方,而孩童是弱势的一方,这场博弈从来就是不平等的。都说孩子从落地起就是拥有人权的,但成人为了成就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而全然忽视孩童的选择权,这对孩童来说公平吗?我认为这也是一个现在领养制度的弊端,所以造成了一些领养家庭最后并不幸福。我认为领养应该像自主恋爱一样,都是具有人权。具有自愿性的,彼此都做出选择,才能注定未来的牢固可靠性。

不要说孩子三观未定,懂得什么?其实我认为这正如恋爱一般,都是靠着第一面接触的感觉决定的。如果当时就不喜欢,其实后面也很难改观。即使最后改观了百分之八九十,但心底绝对有百分之一二十是原生自发的直觉看法,这是婴幼儿从口唇期、肛门期过度到性器期时,大自然就已经注定的心理和认知的法则。

谁都明白,只要是个正常人类,那都是会有隐藏和伪装的。大多数孩子都会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妥协和接受,但真的会有心底偏执的孩子,他忍得了一时的妥协,但他不会忍受一世的不情愿,那么各种问题都会在孩子独立,或者有自己新的人生选择的时候爆发。就如同一颗外在看起来葱郁的小树之下,于所有人都看不见的深处,埋藏着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而且很可能会出现孩子持续不接受大人的情况。你以为经过一段时日会有好转,但不想事与愿违,仍旧得到的是不被接受的结果。所以看过此片后想要去领养的成人们,请问你们做好最终不会被接受的准备了吗?做好了付出再多,最后也没有的到丝毫回馈的最坏打算了吗?当设想的所有美好始终遥遥无期,不知何时才能看到所谓的接纳时,请问真的能坚持承担责任,并继续无私地付出心血、时间、理解、耐心等等的吗?

还有一种家庭,就是像《小偷家族》里那样几乎完全无血缘的,仅因互相扶持,相互温暖而较为自发性组成的“家庭”。这在非理想性的现实下,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这不是残酷,不是内心黑暗冰冷,而是必须直面的现实。而且《小偷家族》的结局,也因其中一个孩子的长大而化为泡影。当他有了能力和机会,足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后,直接就致使了这个外强中干“家族”的解体。电影是残酷的,而现实更是比我们想象的残酷艰难。

若用一句话总结,那便是于理想主义,《速成家庭》是个我心中的温暖轻松的好片子;于现实主义,《速成家庭》便是部脱离现实社会的“泡沫”电影。

领养是一件美丽的善举之事,但领养请一定慎思,养育请坚定不离不弃。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5 08:44 , Processed in 1.213236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