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封神演义》 闻太师的家国立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6-4 0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封神里,纣王的忠臣不可谓不多,有商容、比干、箕子、微子等;勇将也不少,有黄飞虎、崇黑虎、苏护等。但既神勇又忠诚不二,至死都维护殷商利益的人物,当推闻太师闻仲。若以阶级观点来划分,闻太师当属统治阶级的高层,是反派人物。由于姜子牙一开始就执掌仁义之师,因此无数神仙皆来助阵,乃至被弄死了多次仍然能起死复生。而闻太师则不然,他殚精竭虑维护商纣的利益,在天道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他孤独地向西周宣战,如同迎向风车的堂吉诃德。在我看来,闻太师是真英雄也。

《封神演义》第二十七回里记载了“太师回兵陈十策”。此前,太师平定北海叛乱,羁旅多年,好不容易凯旋归来,就看到了被妲己挖心而死的比干的灵柩。太师对纣王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是臣子,而纣王是王,即使君主有过错,作为臣子也只能死谏,而绝不能像黄飞虎一样叛变,更不能像姬昌一样另起炉灶。这个恒久不变的“真理”根深蒂固在他的脑子里,就成了他讨伐西岐最坚定且义无返顾的理由,也酿就了他的宿命。太师对于天下,是怀着圣贤的忧心。他上书纣王,要求拆鹿台、废炮烙、填虿盆、去酒池肉林、贬妲己、勘佞臣、赈饥民,丝毫不顾及为王者之脸面。

到征伐西岐的时候,太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左道力量,与姜子牙相抗衡,其间还把姜子牙弄死过几次,也杀了他众多门人。在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上,他从不认为战争是己身之外的公事,而是自己的事。因为家与国其实没有分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平天下,即是家天下。由此推出,闻太师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这其实是小说家赋予人物以精神,因为在商末周初,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还尚未诞生。在闻太师踏访道友的间隙,他日行千里、观山望海,兀自嗟叹因先王重托,无法脱却国事,静坐蒲团,参玄悟妙,“闲看《黄庭》一卷,任乌兔如梭,何有与我!”这话已经在毕生爱好与国家大事之间作出了轻重选择。

到了闻太师在绝龙岭被云中子用法宝烧死的时候,别人死了灵魂都是径自往封神台去,就是闻太师忠心不灭,魂魄还往朝歌而来,再次深情忠谏纣王:“老臣奉敕西征,屡战失礼,往劳无功,今已绝于西土(意思是说自己已经死了)。愿陛下勤修仁政,求贤辅国;毋肆荒淫,浊乱朝政(还是提出谆谆告诫);毋以祖宗社稷为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力反前愆,庶可挽回。”字字泣血,贞烈可悯。闻太师到死了还是相信,只要纣王励精图治,一定能让商朝恢复元气。同是修道之人,姜尚等人就知天道运行、王朝更迭、气数胜衰之理,为什么闻太师就参不悟呢?难道门派之别真的导致道行的高低?

最后,战也打完了,纣王自焚了,小说写到收尾姜子牙进行封神的时候,闻太师做了鬼也依然挺着铮铮铁骨、桀骜不逊,不肯下跪。他率领二十四位正神径闯至台下,也不跪。正应了李清照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闻太师被封为雷神,也就是民间现在称的雷公。

值得探讨的是,整本小说的斗争,最终都可以归结在两种理念的斗争上。一者是王者不王,百姓可揭竿而起,推翻腐败的统治,建立新王朝;一者是无论统治者多么腐朽,作为臣子的只能死忠到底方显刚烈,绝不可以下犯上,不然就是乱了天伦。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前者是正确的观点,这也是我们立国的基础。但是对于个人而言,不论是选择甲或乙,都是私人的事情,这是无可指摘的。姜尚选择了前者,他成了千古名相;闻太师选择了后者,也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戎马人生。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有的只是事实本身。就好比当年我大四要毕业的时候,较好的几个同学在一起回忆逝去的四年,面对惨淡的就业形势而未知的前路,有人说如果时光能重来一次,他就要怎样怎样努力等等。但是如果要我重来一次,我照样还是那样颓废、浪费时间、无所事事。也许努力了结果会更好,但过程未必会更精彩!

最后再八卦一下姜子牙从事的封神活动。实在不知道他封神是依据什么标准来进行的。比如那个好战的张桂芳被封为丧门星,后悔当年跟姜子牙玩劈腿的前妻马氏,就是一介平庸且目光短浅的老妇,一上吊也成了扫帚星。龙德公主被封为红鸾星,我一查资料,原来“红鸾星动”的说法就是从此而来。星星被占满之后,在神仙逸散的末法时代,我相信只有善良、有德之人死后才可以主居一枚星星,如果是的话,死去的亲人们请告诉我你们分别是哪颗星星,好让我在这个孤独的城市夜空里有所仰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3 08:23 , Processed in 0.09338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