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自我认知】为什么会出现自我认知偏差?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白银会员 - 等级≥知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过研究发现,与常人相比,人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完成简单任务时的能力和经历一些常见事件的可能性,过低估计自己完成复杂任务时的能力和经历一些罕见事件的可能性。

  “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是社会比较中的两个认知偏差效应。前者是指社会比较中大多数人认为自身的能力、成就等高于一般人的现象;后者是指社会比较中大多数人认为自身的能力、成就等差于一般人的现象。

  当人们与一个模糊的群体进行比较,更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效应;而当人们与具体的、熟悉的个体进行比较时,则更容易作出合理而又准确的自我评价,具有乐观排位倾向的个体更容易产生“优于常人”效应。

  自我提升理论从比较动机的角度对“优于常人”效应进行了解释,认为人们更愿意用积极的眼光和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Wood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个体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他们会产生自我提升的动机,进而报告自己优于常人。Taylor和Brown指出,人们知觉自己的积极品质好于同伴,使得人们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并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这一理论却无法解释“差于常人”效应。

  权重差异理论认为,个体在进行社会比较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多地考虑比较目标(自身),很少考虑甚至忽视比较对象(常人),呈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当个体的能力、成就等绝对高时,个体往往会对自己过于高估;当个体的能力、成就等绝对低时,个体往往会对自己过于低估。

  这一理论强调了造成这种认知偏差现象的主观原因,但也遭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质疑。

  首先,以往的研究大都是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来验证该理论,这就使得即使被试者对比较对象作出了准确的评价,但是分析结果仍然会显示个体对比较目标的关注要大于对比较对象的关注。其次,一些研究者还指出,该理论能在直接测量的研究中解释“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而无法在间接测量中对其进行很好的解释。

  信息差异理论认为,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个体拥有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而对比较对象(常人)的信息相对比较缺乏,这就造成了比较双方信息的不对称。这样就使得个体可以对自己的能力、表现等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而对他人的评价则更多地依赖于比较对象所在群体平均水平的猜测。因此,当个体认为自己的能力、表现和成就等高于他所猜测的平均水平时,就会出现“优于常人”效应;而当个体认为自己的能力、表现和成就低于他所猜测的平均水平时,就会出现“差于常人”效应。

  这一理论强调了认知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我国学者周爱保和赵鑫以在校大学生为测试对象,采用两个系列实验,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权重的偏差和信息的偏差如何共同影响社会比较中认知偏差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社会比较中,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信息清晰度共同影响认知偏差,且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30 10:13 , Processed in 2.343094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